贏在起跑線?
大細仔的爭論在外國也有,原因卻是認為年紀較大的大仔在學習表現會較細仔優勝。事實上,大部分經濟學的實證硏究似乎也支持大仔的考試成績較佳,但也有硏究提出一個有趣的角度給家長思考,就是長遠而言大仔較細仔在同年齡時的收入其實較低(註1)。這個結果某程度可以理解為大仔在學時期的優勢(以及帶來的相關後果),其實不足以彌補因為較遲畢業(以年紀計)所損失的工作經驗,為收入帶來的影響。我並不認為人生應以金錢衡量,更不認為讀書只是為賺取更高收入,但假如一個家長真是為了要贏在起跑線而大費周章的話,或者應該三思。
說回教育,究竟家長千方百計或是求神拜佛要讓子女擠入名校是否值得?無可否認,如果你把名校畢業生的學術表現跟其他學校的畢業生比較時,很可能你會發現頗為顯著的差異,但這種比較存在經濟學中稱為選擇性偏差(selection bias)的問題。這些名校在自主收生的範圍內,收取的都是較為優秀的學生,這些學生到畢業時固然也容易勝人一籌,但這卻不一定代表這些名校在提升學生表現有過人之處。
芝加哥大學經濟學者李維特(Steve Levitt)跟另外兩位學者,曾經利用部分以抽韱決定取錄學生的芝加哥公立學校的資料,硏究經隨機抽中而非被挑選入讀的名校學生是否真的獲益(註2)。出人意表的是,他們的结果發現中韱跟沒有抽中的學生,雖然最終入讀排名差異甚大的學校,但兩者的學術成績卻沒有顯著差異。對於成績本身較差而能中韱入讀名校者,寄望的朋輩效應不但沒有出現,成績反而較沒有抽中的學生還差。這個意外結果,或多或少印證了其他包括心理學在內的學科,關於跟友儕差距太大可能帶來負面影響的理論。
天生還是栽培?
現今父母為「培育」子女成才,費盡心力,把人生的焦點似乎都全放在小朋友身上。這方面我倒希望提及李維特另一個研究的意外發現,這個硏究的目的本來在於探討黑人與白人之間的成績差異(註3),但利在計量進行估算時必然需要把其他可能影響成績的因素都包括在內,於是間接發掘出一堆李維特在蘋果橘子經濟學 (freakonomics)提及過的有趣發現。簡單來說,母親全職照顧子女、搬到較好的社區、跟小朋友讀故事書和去博物館次數等等因素,跟小朋友的學業成都沒有顯著關係,相反父母擁有愈高學歷或是較為誠實則明顯對小朋友成績有正面影響。
個人「成就」究竟來自先天基因還是後天環境,是一個長期的學術爭論,這個結果無可避免會被視為命定論的一個證據。我反而樂觀地看,這些結果其實可能提醒我們,努力做好自己可能是父母教導子女的最好方法。對於喜歡跟把子女日程編得密密麻麻的家長,其實與其逼迫子女學東學西,自己學會這些琴棋書畫或者讀個學位,可能對於子女成績有更大幫助。
註1: Black, S. E., Devereux, P. J., & Salvanes, K. G. (2011). Too young to leave the nest? The effects of school starting age. 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93(2), 455-467.
註2: Cullen, J. B., Jacob, B. A., & Levitt, S. (2006). The effect of school choice on participants: Evidence from randomized lotteries. Econometrica, 74(5), 1191-1230.
註3: Fryer Jr, R. G., & Levitt, S. D. (2004). Understanding the black-white test score gap in the first two years of school.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86(2), 447-464.
刊於2018年6月16日iMoney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