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金的原理其實並不複雜,購買年金後受保人可以於在世時一直收到固定金額的收入,避免壽命較預期長而花光積蓄、老來無依,是不折不扣的「嫌命長」保險。雖然如此,但在保險市場發展於國際間名列前矛的香港,市民對於年金仍是非常陌生。早前參與拍攝一個有關保險的電視節目時,製作人員對於一般保險和壽險的原理算是瞭如指掌 ,但談及年金時也似乎是初次聽聞。
推廣年金的一大死穴,是用投資角度衡量年金的「投資價值」。雖然已經有不少評論再三提醒年金是保險而非投資產品,但兩者究竟存在甚麼差異一般沒有解釋清楚,難怪在甚麼都稱作理財產品的香港,市民仍舊努力嘗試用同一標準比較兩者。
假知真的要用同一個框架去比較投資與保險,就必須同時考慮回報及風險這兩方面。 投資可升可跌,投入一筆已確定的資金去換取可能更多或是可能更少的收入,是以承受風險去博取更高回報的可能。未來回報有不同可能,因此大家慣把不同的可能性歸納為一個預期回報,但除非風險一樣,否則預期回報的高低不能為兩個產品分出勝負。傾向規避風險的投資者,對於風險較高的投資會要求更高的回報作為報償,至於願意承受多大風險來換取額外回報,卻是因人而異。即使廣為人知的資本資産定價模型(CAPM),也只是以相同風險特性的產品能夠互相套戥的方式為風險定價,而非有甚麼能耐能把投資者的風險與回報的取捨找出來,可見比較不同投資產品的回報已不是易事。
至於保險則跟投資相反,是放棄回報來減低風險,就如人壽保險和年金都是為減低收入的不確定性。現實世界的保險能夠提供「回報」,只是因為投保人預繳保費可以為保險公司帶來投資收益,但是由於投資產品與保險的性質不同,兩者回報率是不應直接比較。在課堂上,用上一條傾向規避風險的投資者的功用函數曲線,兩個回報的分別會顯然而見,在此則不妨用個例子。假如你孑然一身,預計來年會花光所有積蓄,但生存的機會是一半一半。這時如果有一個超簡單年金的保費是十萬,當你來年仍然在生時則可獲得二十萬支持日常生活開支,這個保險的預期回報就是零。如果同時有一個投資產品的投資額也是十萬,來年有一半機會能收回二十二萬,一半機會是全數虧蝕,這個投資産品的預期保報高達百分之十,但你會選擇保險還是投資?
答案要視乎這個投資產品的回報與你在世機會的相關性。假如這個投資產品一定是在你在世時賺錢、身故才虧本,這個投資產品對於你來説就是更高回報的天然「年金」。相反,要是這個投資產品一定是在你身故時才賺錢的話,即使你的預期收入仍然是十一萬,但實際情況是你一係有命無錢使、一係有錢無命享。由此可見,將能夠減低收入不確定性的保險產品的回報跟帶有風險的一般投資産品回報相比,其實存在極大的誤導成分。
無意在此推銷年金,事實上希望保留遺産和著重資產流動性的退休人士對年金缺乏興趣,是理性選擇的結果。然而,行為經濟學的硏究也發現市民決定投保年金與否存在顯著的框架效應(framing effect),以投資思維衡量年金價值往往會令人卻步(註1),因此有意無意經常把內部回報率掛在口邊肯定會令推廣年金的工作事倍功半。相反,順應大眾行為上的慣性,把年金成為提取強積金的預設選項,相信會更有助市民保障退休後的長壽風險。
註1: Benartzi, S., Previtero, A., & Thaler, R. H. (2011). Annuitization puzzles.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25(4), 143-64.
刊於2018年8月18日信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