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ies Wong
  • Home
  • Research
  • Knowledge Transfer
  • Teaching
    • Service-learning i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 Economics for Hong Kong
    • Economics for Digital Economy

科技集群何處尋?

12/8/2020

0 Comments

 
科枝產業是未來發展方向,而提起科技產業不免教人想起美國矽谷。包括矽谷在內的三藩市地區,人口只佔全國百分之二有多,但是匯集了全國近半的創投資金投資,包攬全國近兩成的專利登記,一項根據領英(LinkedIn)這個專業網絡內數據的研究也發現有近三分一的人工智能研究人員在該區落戶【註1】。

群聚經濟效益

相同產業的企業聚集於一個地區發展並非新事,美國底特律的汽車業、瑞士的鐘錶業甚至香港的金融業均是如此,這是因為產業集中有着可觀的群聚經濟效益。

與敵同眠看似有點令人擔心,但是產業中的資訊、知識共享,其實並非我贏你輸的零和遊戲,某個巨大市場的最新發展、某種難以獨自發展的嶄新創見,往往都可透過共享為整個產業帶來共贏。產業集群透過地理上的集中,正正有利於在日常社交生活中創造這種資訊外溢效益。當然,產業集群也更容易吸引相關專才以及周邊產業聚集,而在專才與周邊產業不缺的情況下,反過來有利產業發展。

產業集群擁有群聚經濟效益,科技產業又是未來發展方向,打造科技集群自然成為各地目標,不過其實不少科技集群均非故意「打造」而成。例如在半導體研究貢獻良多的物理學諾貝爾得獎者蕭克利(William Shockley),移居三藩市以便照顧母親,於是造就了往後由他的幾個徒弟創立的英特爾、超微(AMD)聚集於矽谷。

蓋茨和艾倫將微軟總部遷到他們的故鄉西雅圖,也吸引了包括亞馬遜在內的科企在西雅圖落戶。雖然規模上有所不及,但是人口僅佔美國百分之一的小小西雅圖,在創投資金投資、專利、科研就業等指標卻能位列美國科枝集群頭五位。

上述故事看似機緣巧合,不過正正反映創科產業極度依賴人才的特性,研究發現由生物科技到人工智能,關鍵研究人員都對產業群集起着重要作用。

由此可見,從城市規劃、空氣污染、資訊流通到個人自由等宜居質素,對於城市發展成科技集群重要,至少三藩市和西雅圖沒有令蕭克利、蓋茨和艾倫不想回去的理由。

倫敦帝國學院的哈斯克爾教授在其著作《沒有資本的資本主義》(Capitalism without Capital)中,論述了無形資產的崛起和特性,其中一章提及有助推動無形經濟的政策環境,科技產業涉及大量研發開支創造的無形資產,這些政策環境顯然也適用於科技產業。

產權保障是推動投資的重要元素,有形資產一般較易以實質擁有和控制的方式保障產權,沒有形態的無形資產的產權保障則更加依賴法律,因此知識產權在法律上提供的保障以及司法制度能夠不受政府干預運作,都是鼓勵市場投資於這些無形資產的重要誘因。

依賴外溢效應

另外,科技產業極度依賴研發而研發活動存在能夠「造福他人」的外溢效應,可是由於個別企業無法從「造福他人」獲益,於是造成研發活動投資不足的情況。外溢效應的其中一個解決方法是政府介入直接資助研發活動,加上相關的大學人力資源及基礎建設投資,政府因此很可能需要為推動科技產業而加大開支。政策開支雖由政府主導,但是涉及龐大的社會資源分配,政府必須擁有社會高度認受性才能避免引起爭議。

政府或能填補外溢效應造成的投資缺口,但是來自市場的資金同樣有着非常重要作用。市場中的創投基金除了為創科企業提供資金以外,還為企業帶來相關的知識、經驗,以及網絡。研究發現創投基金會為旗下企業之間帶來大量包括專利交易、策略性聯盟、收購合併,以至企業間人才流動等等重新組合創新資源的機會【註2】。

事實上,創科產業的不確定性大,成功的念頭回報巨大但是萬中無一。創科產業同時極度依賴個人天賦專才,行內行外的訊息極不對稱並且多變。在這種情況下,不單市場在籌集資金和構建複雜的企業網絡中擔當重要角色,政策環境也需要以由下而上的方式推動,才能掌握最新產業趨勢和避免出現政府選定贏家導致風險過度集中的問題。

註1︰Kerr, W. R., & Robert-Nicoud, F.(2020). Tech clusters.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34(3), 50-76.
​
註2︰González-Uribe, J. (2020). Exchanges of innovation resources inside venture capital portfolios.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35(1), 144-168.

刊於2020年12月08日信報
0 Comments

    Author

    Write something about yourself. No need to be fancy, just an overview.

    Archives

    July 2022
    October 2021
    May 2021
    February 2021
    December 2020
    November 2020
    July 2020
    June 2020
    February 2020
    December 2019
    September 2019
    May 2019
    April 2019
    February 2019
    November 2018
    September 2018
    August 2018
    July 2018
    June 2018
    May 2018
    March 2018
    November 2017
    October 2017
    September 2017

    Categories

    All
    Behavioral Economics
    Data Analytics
    Development Economics
    Economy Of China
    Family Economics
    Hong Kong Economy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Labor Economics
    Monetary And Financial Economics
    Public Finance
    Technology
    Urban Economics

    Categories

    All
    Behavioral Economics
    Data Analytics
    Development Economics
    Economy Of China
    Family Economics
    Hong Kong Economy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Labor Economics
    Monetary And Financial Economics
    Public Finance
    Technology
    Urban Economics

    RSS Feed

Powered by Create your own unique website with customizable templates.